婺源春节迎灯(时间:正月初三,初五,初七,地点:思溪村)
婺源龙灯
婺源方言中,“灯”与“丁”同音,迎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和庆贺吉祥之意。每次灯彩活动结束的当晚,村里的新婚家庭争着把“龙”口的“灯球”请入家中,祀求“龙王”送子。 婺源灯彩种类繁多,主要花灯、龙灯、马灯、狮子灯、塔灯、船灯、桂花灯等等。龙灯又分为板龙灯、香火灯、滚龙灯。板龙灯由几十节或百余节活楔相连的板桥组成,每节板桥上装有两盏彩灯或灯笼形成龙身,龙头龙尾皆用竹篾彩纸编饰。滚龙灯由竹骨扎成园筒,糊上皮纸,纸上画或剪贴鳞甲为龙形。
迎龙灯,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,十三起灯,十五闹灯、十八圆灯。而香火灯则多在中秋节举行,用稻草捆扎编结的龙身上插满香火,迎灯时如火龙翻滚。 比较少见的“人物香灯”,则是在芭蕉、南瓜上插香制作成历史神话人物形态,游迎起别有一番情趣。
龙灯一般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,龙身由各节花灯组成,内点蜡烛,每节板上两盏花灯,长达2米,由一人手持。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。舞灯时,前宜制作精巧的“子母灯”引路,后有“龙尾鼓乐”伴奏,有“巨龙漫游”、“龙头钻阵”、“绳蟒脱壳”、“穿花打旋”和“飞龙跳跃”等动作阵势。如几条龙相聚时,其盘旋翻腾、圆直曲伸,配以大小爆竹,锣鼓唢呐,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。
春节迎灯信息:
虽然传统的习俗是元宵前后“迎灯”,但随着外出打工的人数增多,年轻人过了正月初五,初六后就要外出了。因此,婺源的传统民俗也与时俱进,时间提早了。因此,陆陆续续有一些村庄提前进行“迎灯”。现得到确切消息,思溪村正月初三,初五,初七三个晚上进行“迎灯”,到时初三\五的灯,客人们将有机会大饱眼福。
届时驴友驿站将会了解龙灯的详细信息,组织驴友前往观赏,具体活动安排可以参考:11春节驴友驿站活动建议。
下面是吴老师在05年元宵前后拍摄的乡村“迎灯”照片,大家可以参考看看,里面的喜庆,热烈的气氛,照片是无法表达的,大家可以通过照片略知一二。
龙头
花灯,以及迎灯的农民
盘龙
惊龙
游龙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- 上一篇:婺源驴友驿站2011年春节活动建议
- 下一篇:冬天的婺源别有韵味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